黑黑的白
2014年2月17日 20:25
关注

【国画】彭连熙的工笔画《爱莲人》系列

评论
收藏
更多
图:郎静山
2
34
图:郎静山
1
33
【 清 弘仁《梅花图》】 此画仅绘梅花一枝,梅花几朵,老枝虬曲,画面简约却丝毫不影响其表现力。安徽省博物馆藏。
1
59
【 清 慈禧《红梅》】绢本。1888年作。 题识:“光绪戊子三月上旬御笔”。本幅徐郙题:“披拂青苔几树横,香沾紫陌晓风轻。华林围里香如雪,得句应师郑述诚。徐郙敬题。”
1
110
清 弘仁 《梅花图》 --- 此画仅绘梅花一枝,梅花几朵,老枝虬曲,画面简约却丝毫不影响其表现力。安徽省博物馆藏。
0
53
慈禧太后《富贵图》--- 这幅牡丹图以没骨画法绘成。花具润秀之气,粉白点染花瓣,灵动活泼。叶之向背刻画准确。着色稳重,用线张弛有度。
0
17
【 宋 马远《对月图》】 此作笔线粗重而带颤动,树石皴法采用侧笔直刷浓淡一笔而成的画法,树干瘦硬如屈铁,树枝斜拖而长,水作勾勒回纹,构图布局尤喜半边一角之景,遂有“马一角”绰号。用特重烘染的手法来制造出月夜朦胧的景色,给人一种境界高简、意象幽邃的趣味。
2
57
【 元 盛懋《秋江待渡图 》】此图以两段式深远构图法画近树繁茂,远山起伏,中间澄江如练,芦雁惊飞,风吹树杪,一派清秋气氛。岸上一年老儒者携书童坐地待渡,江中一舟载客摇橹而来,意境清幽。画法略近董源,用笔疏简尖硬,是盛氏代表佳作。
0
35
#古代书画#【 清 罗聘《花卉图》】立轴,纸本设色,纵94.8厘米,横4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画是仿沈周的笔法所作的一幅小写意花鸟画。画中一株山茶花叶繁茂,后有嶙峋奇石耸立,奇石以焦墨勾出形状,淡墨晕染,山茶设色清丽、兼工带写。梅花则飞笔点出,天然之趣盎然。
2
50
梅兰芳先生虽是京剧艺术大师,但他与中国的绘画有着特别深的渊源,他的舞台服装常常参照古代的绘画,古代人物画是他戏剧型的重要参改,他还与齐白石、丰子恺、吴湖帆、叶浅予等书画大师交情深厚,亦师亦友,并合作创作了不少书画妙品。他的书画作品中,以人物、花卉居多,风格清丽秀雅、神形兼备。
2
81
#古代书画# 清 石涛《灵谷探梅图》--- 此画以干湿浓淡的水墨写竹梅二君,用墨色的变化烘托出满卷的氤氲之气。云弥雾漫之中,竹叶飞扬,似籁籁有声,将无形之风描绘尽致。风随雾动,雾就风涌,风雾之中的翠竹疏梅,意韵洒落。构图简洁明快,纵横宕逸。
0
46
张大千 泼彩《山水四屏》
2
24
元 倪瓚《漁莊秋霽》—— 紙本墨筆,96 x 47 釐米,現藏上海博物館。
1
40
明 徐渭 《墨葡萄图》--- 徐渭好作墨葡萄,点划纵横,淋漓奇古,脱略形似,极有抽象意味而开后世大写意画之先河。款识:佛氏衣边说有珠,艰如铁网海南渔。余之腹内饶三斛,化作葡萄树一株。
0
20
【 清 八大山人 《山水图》 】立轴,水墨纸本,160.6×78cm,上海博物馆藏。亦名《秋林亭子图》,写秋数茅亭、地老天荒之景,笼罩着一派荒凉静寂、无可奈何的气氛,涵容了一种苦笑不得的枯索情味。画家以泪和墨,挥以秃笔,兼有豪情纵逸的雄健风格、朴茂酣畅的凝重情意和生拙涩秀的奇特韵味。
3
44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1693~1765)
1
74
#元四家#【 元 倪瓒 《秋林野兴图》 】轴,纸本水墨,97×68.5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近处缓坡错落,皴法隽爽;坡上有树丛,且远近有别,点叶也富于变化。树下有一茅亭,造型简洁、古朴。亭内有一高土临河而坐,一派肃穆沉静之态。此图是倪瓒现存于世最早的作品,大概是倪瓒三十九岁时所画。
1
20
#清初四僧#【 清 石涛 《黄山图卷》 】卷,纸本设色,28.7×182.1cm,1699年作,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此图卷是石涛晚年,康熙已卯为许劲庵所作的。《石涛诗录》作者汪世清先生云:豪情满怀,气韵生动。“有语能倾那不倾”,在画中题诗中,石涛对黄山的深厚感情又一次得到尽情的抒发。
1
30
#古代书画# 宋 马远《踏歌图》--- 此幅用笔苍劲而简略,大斧劈皴极其干净利索,树木的枝干有下偃之势,虽不是边角之景,但在具体处理上,已融入了边角之景法则,故不以雄伟见长,而以清新取胜。尤其是瘦削的远峰,宛如水石盆景,灵动轻盈,绝无北宋山水画那种迫人心肺的压倒气势。
1
23
明 唐寅《虚阁晚凉图》--- 此图远处山峦起伏,泉流折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茂盛,深掩茅屋草堂。旁有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谈心,乐以忘忧。此幅皴法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丰润华滋。作者善于把前人的技法融会贯通,自出新意,自成面貌
1
17
#山水画#【 南宋 夏珪 《溪山清远图》 】卷,纸本,46.5×889.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山冈巨石,危岩壁立,丛林茂树,山寺楼观,远山朦胧,江水辽阔,图作无尽江山之景。画卷构图虚实相间、开合有致,全无拖沓拼凑之感。图中点景人物虽用笔寥寥,但各种动态的相互呼应关系跃然纸上。整体画风清劲健爽。
1
58
【國畫528】元 黃公望《富春大嶺圖》—— 紙本墨筆,74.2 x 36釐米,現藏南京博物館。
0
8
【國畫527】元 黃公望《剡溪訪戴圖》—— 《芥子園畫傳》說:“黃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淺淺施之,有時再以赭筆鉤出大概”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