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发青丝
2016年8月4日 14:56
关注

乘黄       传说中的异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传说中的神马名。《管子·小匡》:"地出乘黄。"尹知章注:"乘黄,神马也。"后用以指御马。

评论
收藏
更多
诸犍中国古代神兽,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山海经(北山经)》有载。又名 胖郎神,其兽力大无穷,善射。此乃威力无穷,被击中者,9死1生,生则残废,生活无法自理,可怕无比。 中国古代神兽,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 …
2
0
【中国百鬼】邪臣·相柳。《山海经·海外北经》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山海经·大荒北经》“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
18
408
犀渠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怪兽。出于黧山,样子象牛,皮毛黑色,叫声象婴儿一般,以人为食,极为凶恶。《山海经·中山经》道:"(厘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1
1
羬羊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名,出于钱来山,它的形状像羊,却长着马的尾巴。据《山海经》,它的油脂可以滋润干裂的皮肤。《山海经·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0
1
【中国百鬼】姑获之鸟。东晋·《玄中记》:“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鸟,脱毛为女人···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
34
560
【中国百鬼】灵鸟·重明。《拾遗记》卷一:“有掋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又眼在目。状如鸡,鸣似凤。”
20
732
【中国百鬼】白鸾·化翼。《山海经·西山经》:“女床之山,有鸟,其状如翟,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禽经》:“···首翼赤曰丹凤,青曰羽翔,白曰化翼,元曰阴翥,黄曰土符。”
13
425
【中国百鬼:山鬼夔】····九歌·山鬼:“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14
299
【中国百鬼】菌人(灵)。《山海经》载:“有小人,名菌人。”《淮南子·地形》:“海人生若菌,若菌生圣人。”
20
578
【頞你罗大将——未羊守护神】本地为摩利支天,通身白色,现忿怒形,头发上耸,头戴羊冠,持弓箭。
15
343
【中国百鬼】心妖·九尾。《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涂山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40
649
【中国百鬼】夫诸·白鹿 。《山海经·中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35
1057
【中国百鬼】讹火·毕方。《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37
773
乘黄 传说中的异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
1
6
举父(ju fu) ,崇吾山的畏兽,善于投掷,虎豹畏之。它有抚摸自己头的习惯,能举起石头掷人。原文《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瑶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鄢渊。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 意思是,在崇吾山,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猕猴,手臂上有花纹,尾巴和豹子的尾巴相似,善于跳跃(投的意思由争议,一曰投掷,但它也可以通 跳,跳跃),名字叫举父
0
1
鸟,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山海经尚付阙如语见(春秋·孔子门人《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0
1
犀渠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怪兽。出于黧山,样子象牛,皮毛黑色,叫声象婴儿一般,以人为食,极为凶恶。《山海经·中山经》道:"(厘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0
0
羬羊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名,出于钱来山,它的形状像羊,却长着马的尾巴。据《山海经》,它的油脂可以滋润干裂的皮肤。羬音(闲,xian),大羊之意。《尔雅》云:"羊六尺为羬"。据中国古代动物学史》注其为捻角山羊。《山海经·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0
2
商羊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神兽,每当大雨到来之前,会屈着一只脚在田间飞舞。
0
2
呲铁,又叫啮铁,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妖兽。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可作兵器 ,出自《神异经》。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