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手绘铺子.
2018年7月3日 7:04
关注

宋 毛益 榴枝黄鸟图 页 绢本设色 24.6x2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榴枝黄鸟图》写的是一幅秋天小景。枝梗从右向左斜出,沉甸甸的石榴挂于枝干。枝头熟透的石榴和黄绿相间的石榴叶传达着深秋的讯息,石榴上的斑点和由绿变黄被虫蛀蚀的枯叶,衬托出秋日的萧瑟。这些刻画细腻的虫蛀斑点其实是这幅画的逻辑支点——由斑点引出了虫子,又由虫子引出了吃虫子的鸟。于是,画的主角出场了。一只肥硕的黄鹂衔着小虫,颤颤然飞到了榴枝上。我们仿佛可以从这个瞬间看到黄鹂啄食虫子的下一个动作。

评论
收藏
更多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2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6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1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2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8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8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5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7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4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1
7
国画 宋人笔下的蝴蝶
0
8
《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 在这幅画中没有蛙,却有如闻蛙声之感,而这蛙声回荡在十里山泉的溪水中。 齐白石老人用重墨在纸的两侧画了一个山涧,急湍的山泉在山涧中流淌,水中游曳着六只小蝌蚪,上方用石青点了两个青青的远山头,青蛙妈妈在那里呢,她的声音传出了十里之遥,到了山涧的这头。
0
0
《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 在这幅画中没有蛙,却有如闻蛙声之感,而这蛙声回荡在十里山泉的溪水中。 齐白石老人用重墨在纸的两侧画了一个山涧,急湍的山泉在山涧中流淌,水中游曳着六只小蝌蚪,上方用石青点了两个青青的远山头,青蛙妈妈在那里呢,她的声音传出了十里之遥,到了山涧的这头。
0
0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真迹因年代久远已无存,现主要传世的是四件宋代摹本。除去你指端刚刚掠过的摹本,另外三件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辽宁省博物馆所珍藏的这件纵26.3厘米,横641.6厘米,绢本设色,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唯一图文并茂的摹本,画面斑驳漫漶,反而愈发显得古朴。 图卷中的小楷书赋文,笔法秀劲,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的段落,分割了画卷的故事情节,别有一番美学趣味。
0
2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真迹因年代久远已无存,现主要传世的是四件宋代摹本。除去你指端刚刚掠过的摹本,另外三件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辽宁省博物馆所珍藏的这件纵26.3厘米,横641.6厘米,绢本设色,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唯一图文并茂的摹本,画面斑驳漫漶,反而愈发显得古朴。 图卷中的小楷书赋文,笔法秀劲,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的段落,分割了画卷的故事情节,别有一番美学趣味。
0
2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真迹因年代久远已无存,现主要传世的是四件宋代摹本。除去你指端刚刚掠过的摹本,另外三件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辽宁省博物馆所珍藏的这件纵26.3厘米,横641.6厘米,绢本设色,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唯一图文并茂的摹本,画面斑驳漫漶,反而愈发显得古朴。 图卷中的小楷书赋文,笔法秀劲,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的段落,分割了画卷的故事情节,别有一番美学趣味。
0
2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真迹因年代久远已无存,现主要传世的是四件宋代摹本。除去你指端刚刚掠过的摹本,另外三件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辽宁省博物馆所珍藏的这件纵26.3厘米,横641.6厘米,绢本设色,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唯一图文并茂的摹本,画面斑驳漫漶,反而愈发显得古朴。 图卷中的小楷书赋文,笔法秀劲,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的段落,分割了画卷的故事情节,别有一番美学趣味。
0
2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真迹因年代久远已无存,现主要传世的是四件宋代摹本。除去你指端刚刚掠过的摹本,另外三件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辽宁省博物馆所珍藏的这件纵26.3厘米,横641.6厘米,绢本设色,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唯一图文并茂的摹本,画面斑驳漫漶,反而愈发显得古朴。 图卷中的小楷书赋文,笔法秀劲,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的段落,分割了画卷的故事情节,别有一番美学趣味。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