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达(1911—2012),字孚尹,号李庵,又号心远生、蠖叟,浙江海宁人,生于上海。长於中国美术史及古代书画鉴定,兼擅山水画、书法。与谢稚柳、启功并称书画鉴定三大家,是艺术史界的学术泰斗,享誉海内外的书画鉴定家和著名的书画家。有“华夏辨画第一人”与“徐半尺”之称。
1946年入中华美术会,任上海市分会理事,同时受聘为重建上海市美术馆的筹委会顾问 。1949年,被骋为上海市文管会顾问。1953年后,转至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画鉴定研究工作至今。 现任故宫研究室研究员,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 。
他的一生更是贯穿于新中国的文物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大博物馆藏字画的一级品及故宫博物院所藏字画的一、二、三级品及参考品全部经过徐邦达的鉴定。
0
1
诸乐三(1902年2月14日—1984年1月29日)原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浙江安吉鹤溪村人,著名国画家、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常委、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第四次文代会特邀代表。1930年后,先后担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及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教授。教学之余,时向朱强邨、诸宗元、冯君木等前辈请益,诗文造诣日进。又与仲兄闻韵,及姜丹书、朱屺瞻、潘天寿、张书旃、吴苐之、张振铎等组织白社,研究画艺。新中国成立,他坚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五十年代与潘天寿、吴弗之等为浙江美院中国画系的重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筹建美院书法篆刻专业,率先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研究生。
0
0
诸乐三(1902年2月14日—1984年1月29日)原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浙江安吉鹤溪村人,著名国画家、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常委、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第四次文代会特邀代表。1930年后,先后担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及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教授。教学之余,时向朱强邨、诸宗元、冯君木等前辈请益,诗文造诣日进。又与仲兄闻韵,及姜丹书、朱屺瞻、潘天寿、张书旃、吴苐之、张振铎等组织白社,研究画艺。新中国成立,他坚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五十年代与潘天寿、吴弗之等为浙江美院中国画系的重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筹建美院书法篆刻专业,率先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研究生。
0
0
诸乐三(1902年2月14日—1984年1月29日)原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浙江安吉鹤溪村人,著名国画家、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常委、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第四次文代会特邀代表。1930年后,先后担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及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教授。教学之余,时向朱强邨、诸宗元、冯君木等前辈请益,诗文造诣日进。又与仲兄闻韵,及姜丹书、朱屺瞻、潘天寿、张书旃、吴苐之、张振铎等组织白社,研究画艺。新中国成立,他坚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五十年代与潘天寿、吴弗之等为浙江美院中国画系的重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筹建美院书法篆刻专业,率先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研究生。
0
0
诸乐三(1902年2月14日—1984年1月29日)原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浙江安吉鹤溪村人,著名国画家、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常委、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第四次文代会特邀代表。1930年后,先后担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及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教授。教学之余,时向朱强邨、诸宗元、冯君木等前辈请益,诗文造诣日进。又与仲兄闻韵,及姜丹书、朱屺瞻、潘天寿、张书旃、吴苐之、张振铎等组织白社,研究画艺。新中国成立,他坚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五十年代与潘天寿、吴弗之等为浙江美院中国画系的重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筹建美院书法篆刻专业,率先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研究生。
0
0
图片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