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

龙吟庵内最值得一看的地方,是围绕方丈室的东、西、南三面枯山水庭园,三庭都表现了博大精深的禅法境界,亦为造园天才重森三玲之杰作,建成于1964年(昭和39年)。
1
1
【新书】《陈从周造园三章》陈从周先生是“近百年来,与江南园林有关的最重要的大家之一”,他将文学书画与园林融会贯通,为中国园林的当代影响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由陈从周先生主持的豫园、楠园和水绘园,则成为陈从周先生造园实践中很重要的三个乐章。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三个园林的设计和修建,分章阐述了“豫园之补”、“楠园之构”、“水绘园之复”,集中展现陈先生晚年的造园成就,是对中国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再现,也是知与行的结合。
0
1
中华园林,是把大自然浓缩于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种独特造景方式,几千年来已经形成自己的造园文化,在一景一色中反映出来的沧桑感,正是中华民族和不同家族传承历史中饱含沧桑的再现,因此,特别容易引起历代先祖的共鸣。
0
1
枯山水又称假山水(镰仓时代又称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代表。日本人好做枯山水,无论大园小园,古园今园,动观坐观,到处可见枯山水的实例。枯山水之名最早见于平安时代的造园专著《作庭记》,不过这时所言的枯山水并非现在通常所指的那种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枯山水,而仅仅指无水之庭。
0
4
中华园林,是把大自然浓缩于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种独特造景方式,几千年来已经形成自己的造园文化,在一景一色中反映出来的沧桑感,正是中华民族和不同家族传承历史中饱含沧桑的再现,因此,特别容易引起历代先祖的共鸣。
0
2
沧浪亭位于苏州古城内东南人民路边,与可园、文庙相邻。园内景色疏朗优美,是一处文化深厚的古典园林,并有许多独特的造园手法,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该园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进园先要经过一座平桥,这是苏州所有古典园林中唯一的创意
0
1
瘦西湖是自隋唐以来开辟的风景区,因湖面秀丽似西湖但形略显瘦而得名。这里巧妙运用造园艺术,使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彼此借景、相互映衬。沿湖有红桥、长堤春柳、小金山、五亭桥、白塔等景区。其中白塔是一座藏式佛塔,其式样与印度塔接近,在江南较少见。五亭桥造型独特,桥下 4 翼 15个桥洞彼此相通,桥心还有一亭曰“吹台”。
0
5
本案的设计为现代风格,用中式设计的意念来表现。从徽派建筑、苏派建筑的黑瓦白墙中提取点、线、面,通过中轴对称的手法应用本空间,在布局上用造园手法中的散点布局处理非对称空间。用明式家具的极简主义、精密严谨的态度以及强调力学美的本质精神而形成整体的设计构思。通过现代简洁的材料和工艺,简简单单的表白、直直白白的表述,线和面大胆的应用,带纹理的大块石材直截了当的竖立,干练中充满力量,体现着曲、华、美、简、净的中式诉求。
0
2
本案的设计为现代风格,用中式设计的意念来表现。从徽派建筑、苏派建筑的黑瓦白墙中提取点、线、面,通过中轴对称的手法应用本空间,在布局上用造园手法中的散点布局处理非对称空间。用明式家具的极简主义、精密严谨的态度以及强调力学美的本质精神而形成整体的设计构思。通过现代简洁的材料和工艺,简简单单的表白、直直白白的表述,线和面大胆的应用,带纹理的大块石材直截了当的竖立,干练中充满力量,体现着曲、华、美、简、净的中式诉求。
0
2
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将定于明年4月在苏州吴中区太湖之畔举行。园博会将布置各城市园、主题园、企业园、友城园等19个展园,城市展园中的苏州园最具特色,继承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造景手法,运用了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打造出一座现代版的苏州古典园林,届时,集太湖生态之美、江南园林之雅、吴地文化之厚、田园生活之乐的苏州园林呈现给每位游客。
0
8
本案的设计为现代风格,用中式设计的意念来表现。从徽派建筑、苏派建筑的黑瓦白墙中提取点、线、面,通过中轴对称的手法应用本空间,在布局上用造园手法中的散点布局处理非对称空间。用明式家具的极简主义、精密严谨的态度以及强调力学美的本质精神而形成整体的设计构思。通过现代简洁的材料和工艺,简简单单的表白、直直白白的表述,线和面大胆的应用,带纹理的大块石材直截了当的竖立,干练中充满力量,体现着曲、华、美、简、净的中式诉求。
0
2
苏州 狮子林 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天如法师要纪念自己的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天目山狮子岩,故取名为“师子林”.园林由元代著名画家、造园家倪瓒设计,后园林几废几兴,乾隆下江南曾六游狮子林,并留下御碑.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贝聿铭叔公)购得狮子林,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其捐献给国家. @动脉影
0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