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汉女装束

清代,道光时期,汉女写实画一幅,《采桑图》。花围特别好看。汪浦(清嘉庆--道光),字玉宝。江苏扬州人,居广州三十余年,落籍番禺。擅画工笔人物、仕女。作品颇受唐寅和仇英的影响,艳丽工细。
0
5
【玄色比甲】——明末清初的画中的玄色比甲,让人想到故宫藏的两件乾隆时代的坎肩,即明人所说的比甲,背心,从色彩和装饰,还是颇有些明代装饰的遗风的,而且清代早期的戏装中的女装其实和现实的汉人女性的装束相差不远。
0
3
清代,道光时期,汉女写实画一幅,《采桑图》。花围特别好看。汪浦(清嘉庆--道光),字玉宝。江苏扬州人,居广州三十余年,落籍番禺。擅画工笔人物、仕女。作品颇受唐寅和仇英的影响,艳丽工细。
0
3
清代,道光时期,汉女写实画一幅,《采桑图》。花围特别好看。汪浦(清嘉庆--道光),字玉宝。江苏扬州人,居广州三十余年,落籍番禺。擅画工笔人物、仕女。作品颇受唐寅和仇英的影响,艳丽工细。
0
1
【绿地花蝶纹刺绣裤】——清光绪,105cm x 52 cm。波士顿美术馆藏。『裤,古代分为无裆之套裤和有裆之裤。清代同光之际,汉族女装中开始出现上袄下裤的形式,光宣年间,女性着裙者渐少,上衣下裤成为流行装束。』
0
1
这张照片据说是同治年间的,旗女和汉女的差别依然很明显,一般来说旗人天足,汉人缠足,旗人着袍(有时外有马甲)——具体有名词,但清代服饰我不太熟,汉人两截穿衣,旗人的发髻逐渐转移至头顶(清末开始出现我们熟悉的大拉翅),汉人的发髻则从初期到末期逐渐下滑至脑后
0
12
清乾隆,乾隆皇帝主位喜容像轴,绢本设色,尺寸不详,故宫博物院藏。 清内务府档案记载凡“裱作”托裱妃嫔的画像,都是记载为“某妃喜容”或“某嫔喜容”“某常在喜容”等,书以名号,最概括的写法也是称之以“主位”。 “内庭主位”通常指皇帝位下的妃嫔。在清代宫廷书面档案中,皇后、皇太后由于地位尊崇,往往单独开列书写,例如“皇后内庭主位去圆明园”“皇太后内庭主位去畅春园”。若宫中没有皇后在位,则常有位分排在最前的妃嫔单独开列书写,比如“愉妃内庭主位去静安庄”“皇贵妃内庭主位诣皇太后前请安”。 画像中女子为乾隆皇帝位下某妃嫔。她红绳束发,发髻正中插戴一支抱头莲珍珠簪子,发髻两侧插戴时令鲜花,两耳佩戴葫芦耳环,身着竖领袄加披风,为写实的清中期汉女装束。
0
11
清代汉女装束演化图
0
0
清代汉女装束演化图
0
0
清代汉女装束演化图
0
0
外销画,道光时代的汉女装束,可以看出从乾隆末到嘉庆到道光开始向晚清过渡演变的阶段。
0
0
嘉庆十一年版《雷锋塔奇传》版画,里面的白娘子和小青基本还是袄子背心云肩马面裙的装束,清代的关于白娘子的传说,是从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后做出的延续,《雷锋塔奇传》与《白蛇全传》基本形成了后世对于白娘子故事的结构,如果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很多情节都来自这两本书。
0
0
清雍正粉彩仕女图瓶。看了好多瓶瓶瓶罐罐,发现清代这些瓷器上所绘的仕女图,不是类似汉女装扮,便是虚构的艺术化形象,为什么没有满族女性的仕女图呢?是因为艺术作品的延迟吗?先森认为部分原因是仿古,另一部分原因是生产制作这些的工匠为汉族。但这其中不乏贡品,满清贵族看见这些仕女图,不会有什么异议吗?
0
0
清代道光咸丰(?)汉女形象
0
0
清代道光咸丰(?)汉女形象
0
0
清代汉女造型篇−捋倒眉/小旦头|||捋倒眉/小旦头,京城到台湾乃至于东南亚华人圈都有流行的发型 服装:清代人物绣团花暗八宝底纹云肩大袄
0
0
清代汉女
0
0
清代19世纪早期外销油画《四季》 装束、发式写实。
0
0
清代19世纪早期外销油画《四季》 装束、发式写实。
0
0
清代,乾隆时期,旗女和汉女写实外销画。竖领的镶宝子母扣真好看。
0
0
清代汉女造型篇−捋倒眉/小旦头|||捋倒眉/小旦头,京城到台湾乃至于东南亚华人圈都有流行的发型 服装:清代人物绣团花暗八宝底纹云肩大袄
0
0
清代汉女袄
0
0
汉女像轴,清代,绢本,设色,尺寸不详,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0
0
清代汉女装束演化图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