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

商代王后妇好墓的随葬品,我国最早的玉凤,在文献上看到了,回来查大图,果然很漂亮。三千多前的设计,放到今天也毫不逊色。比起“最早的女将军”之类的称号,丰厚的随葬品更能直接说明她在武丁心中的地位。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不需要多深厚的历史知识,外行人能看的热闹,就是围观文物之美了
1
24
周代服饰 大致沿袭商代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 这个时期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挂玉制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绅带”;另一种以皮革制成,叫“革带”。
1
3
铜镜一般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1
5
战国铜镜直径逾十六里米,以云雷纹为地,在地纹之上装饰蟠龙,地纹衬托主纹,镜背纹饰显得很有层次感,类似商代晚期青铜器的“三层花”装饰,此镜除纹饰构图独特之外,由其环绕镜纽之螺旋纹与绞丝环可看到其设计与工艺之严谨,当时为高端之奢侈品,是现存战国时期铜镜之精品。
0
7
【“釜底抽薪”的那个“釜”】釜是一种用来炊煮食物的日常生活用具。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陶釜出现于我国境内的长江、黄河流域。至商周时期,釜逐渐被功能近似的鼎取代,常规的商周青铜礼器序列中也有鼎无釜,故青铜釜极其罕见。商代晚期•兽面纹釜,国家博物馆藏。
0
3
日本一些文字进化的概念草图。简单的刻划符号,我们从字形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所表示的含义也就是字的本来的意义。而中国文字,从最早的商代文字到今天,已有三千多年。
1
6
商代 玉虎 商周的玉器、青铜器的最高制作成就,全部表现在礼器上,礼器所显示的正是一种神秘的权力,以及人的不平等地位和“贵贱”概念,它的美丽与精致都是狞厉的、恐怖的,它暗示着战争的惨烈、权力的摄人,象征着威严、控制和力量。虎纹或由虎面演变成的程式化的饕餮纹,如人所熟知的“虎食人”图案,更加直接呈现了死亡的威胁。这就是它的历史性格与时代特征:一个用战争、杀戮创造的不平等世界,以及主宰这个世界不平等的权力。虎纹与玉、与青铜的神秘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观念—统治是永恒合理的。
1
3
云雷纹 [yún léi wén]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云雷纹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0
2
清乾隆 螭龙纹“周螭梁盉”紫檀盒 此紫檀盒呈三角形,上下开启,盒正面雕螭龙纹饰,阴刻“乾隆御玩”,盒盖里“周螭梁盉”落款,既可放置古器物,也可独立使用。盉古代酒器,用青铜制成,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紫檀工以乾隆一朝最为鼎盛,后世难以望其项背
1
11
晴、昙(云彩密布)、阴、霾(天气混浊)、虹、霓(副虹)、雾、雷、雨、霜、雪、晕、雹,古人總結的十三種天氣現象,最早出現于商代的甲骨文記錄。所謂“氣象萬千,生生不息”。
5
388
铜镜一般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0
7
【金錾花扁壶】 金錾花扁壶,清,高20.3cm,宽14cm,厚0.5cm,口径4cm。 扁壶金质,八成金。体为扁圆形,圆口,直颈,扁圆腹,扁方足。颈以回纹为地,上饰三周弦纹,两侧饰夔龙耳。腹部两面纹饰对称,均以宝相花和夔龙为主体纹饰。壶身侧面及足部亦以回纹为饰。工艺技法以錾刻为主。 此为清代皇帝的御用酒具,金壶上錾刻图案使其愈显豪华富丽。 錾刻是金属工艺的一种,方法是镂錾成地,使纹饰花样的轮廓线凸起。錾刻工艺早在商代即已出现。清代,錾金工艺被较多地运用在各种金器工艺品上。
0
8
玉熊山西博物馆馆藏。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商代遗物,共两件。造型略同,古朴生动。圆雕熊团身蹲坐,前掌抱抚于膝。(怎么看都像二师兄。)
0
1
东周男子服饰 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如图所示的样式。 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 本图为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所系的为绅带。
0
1
铜镜一般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0
3
剑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建馆六百余年,藏书六百余万册,中文藏书约十万种。本馆中文部所藏包括商代甲骨、宋元明及清代各类版刻书籍、各种抄本、绘画、拓本以及其他文物,其中颇多珍品。
2
40
商代骨笄(ji) 笄主要是用来固定发髻和冠帽的,材料使用骨、蚌、玉、铜、银、金等,上面也常有绿松石做装饰。中国古代女子年满15周岁就算成人了,可以订婚,届时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已婚女子给适龄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仪结束后再将笄取下;如果没有订婚,女子在20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笄是中国古代极其重要的头饰,上面常刻有鸳鸯或几何纹装饰,后来演化成了簪。
0
27
父庚觯 西周早期 三段纹样以两道弦隔开。整器以细雷纹为地,纹宽线细,疏密有致,华丽而精铭“作父庚”三字,因此命名。 西周初年起,鸟纹装饰逐渐增多,并常作为主题纹样,形式日渐华美,尤以康王、昭王时代最为著称。与商代短尾凤不同,西周的青铜器代表作之一
1
25
青铜瑰宝,晚商巨制,夏、商、周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商代的青铜这一时期,在青铜礼器中新出现一种盛酒器——罍。《诗•周南•卷耳》语云:“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青铜罍分为圆罍与方罍两种器型,其中方罍至迟在商王武丁时期,均成对出土于等级较高的墓葬之内,如图1975年陕西城固宝山苏村出土之方罍即是此例。商代晚期以降,方罍在型制、装饰上均有所变化;西周早期之后,方罍不再流行。“皿方罍”,铸造于商代晚期,通高84.8厘米,在目前所知商周时期的方罍中体量最大,堪称“方罍之王”。
0
9
商代出现的俎、禁、抬盘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家具,其造型矮长宽厚,多用兽面、龙纹、云 雷纹装饰。 周代大量出现了帐构(床)、屏风、箱、地座等室内家具,造型考究有强烈的形式感。多数以 髹漆与木雕相结合,雕刻生动,工艺精良,纹饰华丽。以著名的木雕彩漆座屏为例:有透雕浮雕 动物形象51个,以黑漆为地,用朱、灰、绿、金等多种颜色勾绘纹饰,形成了造型奇特、色彩艳 的艺术风格。 汉代出现了筐床、坐榻等新家具,从席地而坐变成了登榻而坐,家具形态趋大,造型粗放, 布满云龙纹的家具,色彩对比强烈,气势磅礴生动。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改变了跪坐的习惯, 家具进入了低座、高椅并存的时期。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