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孔

133张图片 · 

收藏
斯坦·李(Stan Lee,1922年12月28日—2018年11月12日),男,出生于美国纽约,漫画创作者、演员、编剧。 1941年,斯坦·李生平第一部作品问世,即《美国队长》系列漫画的第三部。1961年11月开始,在搭档漫画家杰克·科比的协助下,他创作了《神奇四侠》《蜘蛛侠》《钢铁侠》《雷神托尔》《绿巨人》《X战警》《奇异博士》《超胆侠》等漫画角色。1972年,斯坦·李成为漫威漫画公司的发行人和董事长,1998年,他离开了漫威漫画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斯坦·李成立了“斯坦·李传媒”公司,但这家公司于2001年破产。2002年,他与人合作创办了POW!娱乐公司。2011年1月4日,88岁的斯坦·李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2日,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在好莱坞一家医疗中心去世,享年95岁。
0
0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 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 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0
0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受宫廷阴谋逐出宫廷,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集成《培根随笔》。1626年3月底,培根由于身体孱弱,在实验中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0
0
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0日),出生于法国郎格勒,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他的热忱和顽强使他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同时著有《对自然的解释》以及《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等。
0
0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 1821年12月12日-1880年5月8日),法国著名作家,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福楼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真实细致描写记录的同时,超时代、超意识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探索。代表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圣安东尼的诱惑》、《布瓦尔和佩库歇》、《萨朗波》等。 福楼拜的“客观的描写”不仅有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又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尤其是他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的推崇,已经包涵了某些后现代意识。新小说作家极力推崇福楼拜对现实主义的创新,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已呈现出后现代文学特有的“崇无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小说作家正是继承了福楼拜的现实主义,才可能大大地跨越了一步。 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认为福楼拜是“自然主义之父”;而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又把他称为“鼻祖”。
0
0
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1963年6月9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美国影视演员。 1984年,约翰尼·德普在恐怖片《猛鬼街》中首次饰演角色,之后凭借1987年的电视剧集《龙虎少年队》迅速成名。1990年在蒂姆·波顿执导的《剪刀手爱德华》中扮演男主角,凭借此片首次获得金球奖提名。1994至1995年,德普凭借《邦尼和琼》和《艾德·伍德》两次获得金球奖提名。1997年,自编自导自演了《英雄少年历险记》一片,影片获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提名。1999年,获颁第24届法国荣誉凯撒奖。 2003年,在迪士尼电影《加勒比海盗》中饰演“杰克船长”,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04年,与凯特·温斯莱特合作的《寻找梦幻岛》使他再次入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05年,分别与蒂姆·波顿合作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和动画电影《僵尸新娘》。2007年,主演电影《理发师陶德》使他第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10年,与导演蒂姆·波顿合作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2011年,在工业光魔制作的动画电影《兰戈》中再次献声。
0
2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年1月19日-1819年8月25日)英国发明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 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符号W)。
0
2
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引发了世界各界关注和讨论。其对中国文化,科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0
0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毕业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女子学校。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创作,现居住在日本东京。 她曾与当代卓越的艺术家如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克勒斯·欧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一起联展。代表作品有绘画《花(D.S.P.S)》《无限镜屋》等。
0
2
罗温·艾金森(Rowan Atkinson),1955年1月6日出生于英国泰恩河纽卡斯尔,英国影视演员,编剧,作家,制片人。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牛津大学。 1990年,罗温·艾金森因出演《憨豆先生》而走红。1997年,艾金森推出了电影《憨豆先生的大灾难》。在2002年的《史酷比》 中,罗温·艾金森客串了反派角色埃米尔。2003年,他主演了《憨豆特工》。2007年,他主演的《憨豆先生的假期》在戛纳上演。2011年,他主演的《憨豆特工2》上映。2012年7月,罗温·艾金森出演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2013年,获英女王颁授CBE勋章。
0
0
J.K.罗琳(J.K. Rowling),1965年7月31日出生于英国格温特郡,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英国作家。 1997年6月,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随后,罗琳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1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决定将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搬上银幕。2003年6月,她再创作出第五部作品《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亿美元。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7年7月推出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说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球发行4亿册。2010年,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拍摄完成。2014年12月,罗琳更新了《哈利·波特》系列相关的小故事。2017年6月12日,美国《福布斯》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百位名人榜,J.K.罗琳排名第三。2017年12月12日,J.K.罗琳被英国皇室授予“荣誉勋爵”(Companion of Honour)。
1
0
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4日),法国普罗旺斯人,杰出的爱国作家。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26岁时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两年后,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他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的“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是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0
0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且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莫泊桑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1
0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0
0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俄语:Пётр I Алексееви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史称彼得一世(英语:Peter I),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位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日—1725年2月8日在位)。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作为俄罗斯帝国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在位期间对俄罗斯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可以说,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0
3
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她在位的期间(1837年-1901年)是英国最强的“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时期,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加大殖民扩张,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和占领了很多殖民地。她在位的几十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顶尖、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0
0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0
1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60年,莫扎特开始学习作曲。1763年至1773年,莫扎特随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在欧洲各国进行旅行演出。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 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1
2
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原名Philippe Pagès ),1953年12月2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艺术家、钢琴表演艺术家。代表作品有《献给爱丽丝》、《梦中的婚礼》等。 1958年,5岁的理查德·克莱德曼开始习琴。1976年,出版第一张唱片;同年,为电视剧配乐,独奏了《给爱德琳的诗》。1979年,开始第一场演奏会。1990年,法国电视台“90 之星”评选,他以一曲重新编曲的《给爱德琳的诗》当选,获得的金钢琴奖。1992 年,理查德第一次到中国演出。2004 年,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次来到了中国,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联手召开录制新唱片的发布会。2012年1月1日,理查德·克莱德曼2012年新年音乐会上海站在上海大舞台开演;1月6日,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云南大剧院奏响2012云南新年音乐会。2013年1月13日,理查德·克莱德曼在遂宁举行新年音乐。
0
1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 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其代表作品有《圣女贞德》、《伤心之家》、《华伦夫人的职业》等。
0
0
专辑名*
描述